澳花瀑布是一座位在南澳,從三面峭壁宣洩而下,形式優美的瀑布。
剛硬的岩石紋理與柔軟卻力道強勁的瀑布,一靜一動的搭配是經典的拍攝主題。
清澈已經不足以形容的乾淨溪水加上時而變換的光影讓半年前去拍攝的我對澳花瀑布依然印象深刻,
尤其是特定陽光照射下,一眼可以看穿溪水的潭面上出現一抹彩虹,真的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澳花瀑布是一座位在南澳,從三面峭壁宣洩而下,形式優美的瀑布。
剛硬的岩石紋理與柔軟卻力道強勁的瀑布,一靜一動的搭配是經典的拍攝主題。
清澈已經不足以形容的乾淨溪水加上時而變換的光影讓半年前去拍攝的我對澳花瀑布依然印象深刻,
尤其是特定陽光照射下,一眼可以看穿溪水的潭面上出現一抹彩虹,真的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器材: Nikon D600 || Nikkor 80-200mm f2.8 || Slik 340DX Pro
參數:200mm|| f/14 || 兩張曝光疊合 || ISO 1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說到蘇花公路,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清水斷崖段。蘇花公路隨著清領、日治到近代,路線不斷改變。
我今年八月在花東進行拍攝時,才赫然發現不算老舊的清水隧道已經廢棄,而且顯然已經廢棄一段時間。
原有道路則闢成觀景區,然而這些觀景區雖著落石的增加而逐漸後縮,也許有日完全封閉也不意外。
看來就如同蘇花公路的其他路段,臨海的美景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無趣的長隧道。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mm f4 VR || Slik Pro 340DX
參數:19mm|| f/16 || 兩張曝光混合 || ISO 1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每年的八月中到九月中,花蓮的赤柯山、六十石山和台東的金針山就進入了金針花季。
不過我因為時間和行程的因素,沒辦法這三座山都去造訪,在網路上幾經比較後,
決定前往可以俯瞰花東縱谷的六十石山,心想就算到時花況未到最大期,也還不至於空手而歸。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mm f4 VR
參數:17mm|| f/4 || 30s || ISO 64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幾天前的晚上正好無雲又有一個五小時沒有月亮的空檔 -很適合拍攝銀河。
所以我就前往大台北地區裡,我所知道比較沒有光害的地方。
不過到了之後才發現山谷裡霧正在慢慢形成。這些霧其實很薄,
事實上我還是可以用肉眼看到天空中那條有高密度星點的帶子,不過在長時間曝光中,這些薄薄的霧還是反射了大量的光並且遮蔽了銀河。
為了攀登玉山,利用了端午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去爬合歡山北峰(北合歡山)做高度三千公尺以上的訓練,
看看身體在負重的情況下在高海拔會有什麼反應。
因為已經連續兩個月每週都有去爬一座郊山,包括陽明山西段大縱走(共五座近一千公尺的山),
出發前相當自信,覺得一天之內可以順利的完成。
雖然常聽人家說「不要小看大自然」、「不要小看高山」,自覺準備充分的我,果然就被合歡山上了一課。
器材: Nikon D600 || Nikkor 50mm f/1.8D || Youngnuo MC-36 || Slik Pro 340DX
參數:50mm|| f/16 || 3s || ISO 1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前陣子老梅石槽上的綠海藻極盛期剛過,本來在極盛期的時候就一直想去拍,但是那陣子山上的雲海正在風起雲湧,
加上還有很多照片要處理,就遲遲沒去老梅。這一耽擱反而過了極盛期,所以去的時候也沒有抱太大期望。
果然到了老梅,海藻已經退去許多,也沒什麼拍攝的人,除了幾個大學生三三兩兩的邊走邊拍之外,
帶著腳架等景的人,包括我在內,只有區區三人。
器材: Nikon D600 || Nikkor 50mm f/1.8D || Youngnuo MC-36 || Slik Pro 340DX
參數:50mm|| f/8 || 84s || ISO 1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音樂:Lana Del Rey - West Coast
我下午三點多到大屯山觀景台,即使離日落還有約三個小時,欄杆第一排早就已經沒有空位。
只好站在一位大哥身後從縫隙拍。這時其實也還好,我要取的景並不會被擋住。上下兩層觀景平台也才約十人左右。
隨著時間越來越晚,以及不斷有人通知其他同好上來已經沒有空位的觀景台。人越來越多,小小的平台竟擠了快三十人。
器材: Nikon D600 || Nikkor 80-200mm f2.8 || Slik 340DX Pro
參數:170mm|| f/13 || 10s || ISO 1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其實我一直覺得台灣可以稱得上是攝影大國,或說攝影器材的消費大國。許多一般人覺得平凡的小地方,在日落時分也會擠滿腳架等待拍攝。
即使是被大家普遍認為經濟上會比較拮据的學生,也幾乎都有台單眼,而且不只是入門級的單眼或無反相機,
甚至準專業機D800、5D3等都看過學生拿過。
在台灣對這種景象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反倒是出國時反差太大,一時無法適應。
器材: Nikon D600 || Nikkor 50mm f/1.8D || Youngnuo MC-36 || Slik Pro 340DX
參數:50mm|| f/10 || 160s || ISO 100
後製:Photoshop CS6 || Lightroom 5 || Wacom Intuos Pro
音樂:Lana Del Rey - Born To Die The Paradise Edition
最近是雲海(或說霧海)的拍攝季節,原本也很糾結要不要上山去等景。
因為從歐洲回來後一直忙著處理當時拍的照片,再加上一些外務,竟然也五個月沒有專門為了拍照而出門了。
一直無法決定到底是要趕緊先完成歐洲的照片,還是賭看看花5、6個小時上山拍會不會空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