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匈牙利國家歌劇院其實是我這趟布達佩斯行的主要拍攝目標,事實上,國家歌劇院是讓我開始著手規劃去匈牙利的原因。
幾個月前,Scott Kelby在The Grid上分享他去布達佩斯和、匈牙利和維也納的照片,其中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的照片讓我大大驚豔。
同時也讓我想起兩年在維也納時,因為時間不夠沒有去布拉格和布達佩斯那種扼腕的感覺,於是我就開始規劃這趟中歐行。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 mm f/4 
參數: 23mm || f/8 || 1/23 || ISO 32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CC || Wacom Intuos Pro Small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座落在繁華的Andrássy大街上,小巧精緻的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無疑是指標性建築之一。
特別是如果你是搭乘歷史悠久的地鐵M1現來訪的話,似乎更能體驗一些昔日奧匈帝國燦爛輝煌。
如同布達佩斯的許多其他建築,在這裡我也一直覺得很多地方都與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也些神似。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圖:匈牙利國家歌劇院華麗的大廳階梯底部。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 mm f/4 
參數: 16mm || f/8 || 1/15 || ISO 32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CC || Wacom Intuos Pro Small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回到攝影方面,Scott也在The Grid裡提到,拍攝國家歌劇院最大的挑戰是川流不息的遊客,讓拍攝空景幾乎不可能。
他們為了等到空景而刻意脫離導覽團,但即使如此,其他的導覽團還是馬上接著進來。
最後他們在工作人員發現他們脫團逗留後,警衛來趕人之前拍到空景。

雖然遊客可以盡量在後製中去除,但是在前置作業就必須先花很多時間確認有拍到畫面中每個部位的空景,
回去之後也得花很多時間把遊客一一去除,因此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確認所有資訊都有拍攝倒是很有挑戰性的。
所以最後我也不得已脫團了,晚點我再詳述我的歌劇院參觀過程。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圖:大廳的階梯是各國語言導覽團的集合點。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 mm f/4 
參數: 16mm || f/8 || 1/15 || ISO 32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CC || Wacom Intuos Pro Small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在當時,匈牙利作為奧匈帝國的一部份,在布達佩斯並沒有歌劇院可以提供展演,因此想看表演必須千里迢迢地前往首都維也納。
於是布達佩斯市決定建造一個屬於匈牙利的歌劇院,但礙於資金不足,他們便求助於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茲喬瑟夫。
弗朗茲答應了,
但他也開出了條件 -新的歌劇院規模不可以大於他在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圖:匈牙利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的展演廳。二樓正中央的包廂為國王包廂。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 mm f/4 
參數: 16mm || f/8 || 1/15 || ISO 64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CC || Wacom Intuos Pro Small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最終匈牙利的新歌劇院落成了,皇帝也出席了落成典禮。 據說當他看見新歌劇院有多麽美麗時有些懊悔,
因為他當初的條件忘了限制新歌劇院不能比維也納的更美。

雖然我覺得導覽員的這個版本有稍微加油添醋,但是以我個人兩間歌劇院都參觀過的心得。
的確維也納的稍微遜色一些,但因為維也納的歌劇院是二戰後重建而成,已非當年的設計,以現今建築來比較有失公允。
但這也讓布達佩斯的匈牙利歌劇院更顯珍貴,因為他未受二戰的戰火波及,整個歌劇院都是當年的原件,
對比布達佩斯在二戰中及共黨統治下被摧殘的程度,國家歌劇院能更倖免真的是十分幸運。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圖: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的木製座椅與地上的通風口。
但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突出之處並不只有在建築方面,在音響效果上它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他只次於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和巴黎歌劇院(我想應該是Opéra Garnier)。
導覽員也指出,為了保持歌劇院卓越的音響效果,即使坐起來比較不舒服,在翻修歌劇院時他們還是決定保留木製座椅。

而地上的通風口則是當年的空調系統。當時是由歌劇院外面導入街上較冷的空氣,經由水過濾之後進入劇院內;
而熱空氣則由上方水晶燈的通風口拍出。夏天時,劇院會在地下放上冰塊以便更進一步的降低室溫。
(印象中九份的昇平戲院也有類似的系統)
劇院在導入現代的空調系統後,本來準備移除這些地上的通風口,沒想到此舉影響了戲院的音響效果,最後還是保留了劇院最原始的設計。


另外,如同大多數歌劇院,聲音最好的位置通常都位在最上層而非票價昂貴的底層座位。
因此很多音樂學院的學生會買很便宜的票來欣賞表演 -即使舞台已經被遮住一大半。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如同之前提到,二樓正中央的包廂是國王包廂。
奧匈帝國皇帝及伊莉莎白皇后 -或者她更為熟知的稱號,茜茜公主(只要提到這名字歐洲女生們便會驚呼)來欣賞演出便會坐在這個包廂。
但如果是茜茜自己來,便不能使用國王包廂,而必須使用這個這個在舞台左方,視野不是很好的包廂。
當然,歌劇院除了提供表演場地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功能社交。
因此,王室們出現在這個位置通常也只是讓大家看而已。而這個功能即使是今日也是如此,如倫敦的皇家歌劇院,女王的包廂就是在舞台的右側。

 

到布達佩斯攝影 國家歌劇院 by 旅遊攝影師 張威廉 Hungarian State Opera by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圖:由二樓包廂望向國王包廂。

器材: Nikon D610 || Nikkor 16-35 mm f/4 
參數: 16mm || f/8 || 1/13 || ISO 6400
後製:Photoshop CC || Lightroom CC || Wacom Intuos Pro Small || 15" Late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我來之前就知道展演廳的拍攝會是最大的挑戰,川流不息的遊客出現在畫面中的各個角落,要等到空景是難上加難,
連Scott Kelby都得刻意脫團拍攝等空檔。

當時我參觀時,有兩個英語導覽團,我參加的那團先從展演廳開始參觀。我耐心等到導覽結束,準備到預定位置拍攝展演廳正面時,
同團的另一個老兄在這裡拍了很久,等我也拍完照時,導覽團已經不見蹤影。
當我正想該怎麼辦時,另一個英語導覽團又進來了,所以我又聽了同樣的導覽,同樣耐心的等到導覽結束,又拍了同樣的構圖。
但展演廳是這一團的導覽終點,我心想慘了歌劇院的其他部分我沒參觀到,就看到我原本那團的團員在二樓的包廂參觀中。
我趕緊離開展演廳,自行找了階梯上了二樓,進了一間包廂拍了上圖。


最後的一點建議是可以購買迷你演唱會的票。
購買導覽票時有三種可以選擇,第一是導覽團的票,第二是攝影票,想在導覽中拍照就必須購買,第三是迷你演唱會的票。
當時我沒想太多就購買了前兩種票而已,離開歌劇院時聽到迷你演唱會的聲音效果真的是絕佳。
算是親身體驗匈牙利國家歌劇院長處的最佳方式,且時間不長,大約十分鐘而已,選曲都是經典的詠嘆調。
讓當時已經準備離開歌劇院的我懊惱不已,只好改日再訪吧......

 

相關文章:

到布達佩斯攝影 塞切尼鏈橋 Budapest Chain Bridge

 

到布達佩斯攝影 匈牙利國會大廈 Hungarian Parliament

到倫敦攝影 皇家歌劇院 London Royal Opera House

 

到巴黎攝影 巴黎歌劇院 Palais Garni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lhelm 的頭像
    Wilhelm

    Wilhelm Chang Photography

    Wilhe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