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00 vs H4D-40
圖片來源:Photography Bay
目前網路上關於數位相機感光元件片幅的比較,多著重於35mm與APS-C的比較,
這段影片則比較了35片幅與中片幅兩種格式的差異。(影片附在文末)
影片的製作者
TheCameraStoreTV,請到了兩位平時使用中片幅相機來工作的商業攝影師,
在一次拍攝工作中,同時使用了中片幅與35mm片幅的兩台相機,從而對兩者進行比較。
為了能夠有比較接近的比較基礎,
他們選用了4千萬畫素的哈蘇H4D-40 ,對上3600萬畫素的Nikon D800。

當然這兩台相機從根本的定位就不一樣。
我覺得他們比較想知道的是,相對便宜的價格內(H4D-40售價約台幣64萬,D800僅約為他的六分之一),
D800是否能有接近H4D-40的表現。
影片共分為4個部分來討論,分別為:解析度、高ISO表現、皮膚色調及動態範圍

過程就不一一翻譯了,直接看到結論的部分。
解析度部分(08:12),兩者差異不太。

皮膚色調(skin tone)的部分(08:56),這部分就有相當明顯的差距了。
哈蘇有較廣的色調範圍,也有較準確的顏色,同時景深也較淺。

高ISO表現(10:30),D800在低光源的環境則有較突出的表現。
ISO 800時,哈蘇開始出現明顯的彩色雜訊、細節也開始消失,讓照片失去了可用性。
D800 在ISO3200下,相片純淨度約和使用ISO 400的哈蘇相當。

動態範圍(13:08),
在亮部的部分,
兩台相機拍的照片都有刻意過曝來測試動態範圍,
D800可以救回部分過曝的地方,但是喪失資訊的部分還是頗多。
而哈蘇則可以救回絕大多數,只失去非常少的資訊,非常令人驚艷。
在暗部的部分,D800則可以比哈蘇多拉出一些些的暗部資訊。

整體來說,D800並沒有徹底被哈蘇給擊潰,反而在一些層面超越了兩位商業攝影師對35片幅DSLR的期待。
當然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這樣的影像差異之於兩者巨大的售價差距,應該是相當可以接受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he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